妙龄女首都机场猝死的原因,为什么女子在机场猝死?这些年,关于中青年人猝死的报道屡见不鲜,今天一位30岁女子就在机场猝死了,如果不是人品逆天,估计就是一场悲剧了。人们在感叹生命脆弱的同时,也在反思为何年轻人猝死高发。
专家解读:年轻人猝死 到底原因是什么?
生活,是一天又一天。每一天好像都差不多,好像又有点区别。
今天早上,首都机场像往常一样繁忙有序。但在一辆摆渡车,上演了生死时速20秒:一位女乘客在摆渡车上发生心源性猝死,晕倒在车厢内,万幸的是,她晕倒在了一堆心内科专家的身旁!!!
然后之前一场很有名的猝死事件就没这么幸运了
2013年7月2日,据网友的微博透露,起点中文网签约作者十年雪落因为过劳猝死。盛大文学(起点中文网为盛大文学旗下网站)CEO侯小强转发此条微博,并代表盛大文学和起点中文网对此哀悼,并提出善后事宜。起点签约作家十年雪落的猝死,再次给人们敲响了警钟。
这不是第一个让人唏嘘的年轻人猝死案例,近期,此类案例一直不断地被显示在各大媒体的热点版块上,为年轻人们敲响了警钟。6月17日,23岁小伙虽每个月能拿到3500元工资但却喊“受不了”,高温下加班12小时死亡;6月3日湖南衡阳28岁白领凌轶文在开会时多次用手托头,后突发脑溢血瘫倒在座位上;5月15日,17173游戏网员工晕倒送医,抢救无效死亡,源于病毒性心肌炎;5月13日奥美24岁员工猝死,去世前已连续加班一个月,“他的能力学历和工作,是很多人羡慕的,可背后的辛酸谁也理解不了”;1月18日巨人一美术员工蔡珽病逝,有网友李凯援引巨人内部知情人士称,其因长期加班引发过劳致死。
一个个年轻生命的逝去让人警示!《健康白皮书》曾显示,有76%白领处亚健康状态,京沪等一线城市六成白领过劳。参与调查的30多个行业中,制造、金融、教育、媒体、法律业人群健康透支位居前五位。
年轻人猝死到底原因何在?
年轻人心源性猝死居多 与不良习惯有关
在很多人看来,猝死似乎遥不可及。大多数人认为自己身体健康,不可能与猝死有联系。其实,猝死是指自然发生、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即看来貌似健康的人或病情经治疗后已稳定或正在好转的患者,在很短时间内发生意想不到的非创伤性死亡。专家指出,猝死一般是在基础疾病的情况下被诱发的,而年轻人猝死大多为心源性猝死。
顾名思义,心源性猝死就是源自于心血管疾病的猝死,其重要发病机理为致命性的心律失常。心血管疾病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属病,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有。而且因为对自己的身体掉以轻心,年轻人往往比老年人更容易发生猝死。
举例来说,20多年前,心肌梗死毫无疑问是一种老年病,当时的患者,年龄往往在70岁以上,数量也不多。
如今,情况已经大大改变。不良习惯是中青年人猝死主因。吸烟、酗酒、生活不规律、工作压力大,正是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给心血管病发生埋下了隐患。吸烟时,冠状动脉会收缩痉挛,长期吸烟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是心肌梗死的一个高危因素。而除了吸烟、酗酒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外,猝死的年轻化,和工作压力大、很少从事体力活动也有关。
如果一个年轻人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吸烟、尿酸高、体力活动少、有心血管病家族史等危险因素中的一种或几种,发生猝死的概率,会明显高于普通人。
另外,有些特殊人群是不适合剧烈运动的,比如发烧、腹泻、心功能不好的或是肝肾功能不好,有一些基础病的比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糖等患者,如果要运动,建议遵循医生的“运动处方”,在医生指导下明确运动方式、运动总量以及运动频率和持续时间等。如果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在运动专家指导下,进行心肺运动试验,来判断是否适合此项运动。
如果平时很少锻炼的白领人士,建议突然运动时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运动量渐渐增大,每周运动3~5次,每次持续40分钟到一小时即可,如果感觉很疲劳、睡眠少或是有感冒不适、心脏不适等情况下,应该以休息为主,不要盲目锻炼。值得一提的是,在运动前要做足热身运动,剧烈运动结束后做一些整理舒缓运动,不能一下子停止,以免发生晕倒等意外情况发生。
年轻人身体“亮红灯” 把握“黄金五分钟”很关键
心脏出现猝死等意外有何“身体信号”?如果出现以下信号,需要及时利用“黄金五分钟”或是尽快就诊:头晕,特别是突然发生的眩晕;头痛,与平日不同的头痛即头痛突然加重或由间断性头痛变为持续性剧烈头痛;肢体麻木,突然感到一侧脸部或手脚麻木,有的为舌麻、唇麻或一侧上下肢发麻;突然出现一时性视物不清或自觉眼前一片黑蒙,甚至一时性突然失明;恶心呕吐或呃逆,或血压波动并伴有头晕、眼花、耳鸣。
如果你身旁有人出现猝死意外怎么办?应马上抢救做心肺复苏,把握好“黄金五分钟”,即意外发生的五分钟之内是抢救的黄金时间。同时,应拨打急救电话让专业人员来进一步处理。
心肺复苏三步曲你懂吗?
第一步:叩击心前区:在心前区用拳叩击三下,对刚发生心脏停搏病人,部分可复跳,如不复跳,可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第二步:胸外心脏按压:病人仰卧于硬板床或地上,术者以左后掌根部置于病人胸骨的下半段的2/3处,将右手掌放在左手背上,双手有节奏地按压,借助身体下压的力量,有节奏地每分钟按压60-70次,避免用力过大引起肋骨骨折。
第三步:口对口人工呼吸:术者一手托起病人颈部,使头部尽量后仰,保持呼吸道通畅;另一手捏住病人鼻孔,深呼吸后对准病人的口用力吹出,每分钟12次(每按压心脏4-5次,作口对口人工呼吸1次)。
当然,健康的身体急性发作性质严重的并发症,这种情况相对少见,大多数健康身体向疾病变化的过程是渐进式的,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当身体的这种变化累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疾病就发生、发展甚至到严重影响健康的地步:比如腰围渐渐增粗时不一定是病,但腰围增粗会一定程度增加“三高”的患病风险,可能带来心脑血管的病变;头发一段时间每天脱落得越来越多,不仅令你外形变化,更有可能是身体的内分泌改变了,或许是相关疾病发生的前兆;你常常感觉到身体疲劳、精力大不如前了,熬个通宵需要好几天才能恢复,这可能是身体机能退化的某种表现。
上述种种可“自检”到的蛛丝马迹,就是身体健康的一道道“红绿灯”。当身体出现变化过快、太过突然等异常情况,代表“黄灯”在闪烁,提醒你需要告别不良习惯、停下繁忙的工作,检查一下身体是不是需要“送厂检修保养”了。
以上就是妙龄女首都机场猝死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