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校园ofo小黄车的各种Bug?
我们学校校园很大,平时上下课都是骑自行车,虽然基本上人手一辆自行车,但是小黄车的出现还是极大的方便了很多人的出行。但是,今天在回寝室的路上,和一个同学聊起小黄车,他说今天小黄车的服务器崩了,然后他问我知不知道他怎么解锁的吗?然后他告诉了我一个他在新闻上面看见的小学生介绍的方法。该方法不需要借助任何电子设备,也不需要提前知道密码或者任何和密码相关的数字,知道这个方法就相当于成为了永久免费VIP。至于是什么,就不说了,希望知道的朋友也不要公开传播,毕竟别人做这个是为了服务学生。结合校园小黄车被锁公车私用,还有一启用就停止用车,还有用车不锁,还有各种搞到密码的方法,小黄车有这么多的bug,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些Bug?
小黄车作为一种信奉半公益逻辑的代表,成本问题决定了它无法建立完善合理的用车保障体系,必然有很多漏洞会被利用。自行车又是一个数量大、折损率高、收益低的租借品,同时缺少利益链条的挂钩或者追责,对其使用不当造成的混乱和浪费完全可想而知。接下来会发生的囚徒困境,劣币驱逐良币,我想不用我说了吧。
还在感慨人性的,都是小孩子,这不叫善良纯真,叫不尊重客观规律,不尊重约翰纳什,叫幼稚。成年人做事从来不问好坏,只谈利弊。

刚获得滴滴投资的“小黄车”ofo再度成为新闻焦点。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有上海ofo用户为增加中奖机会,一日之内刷单千次,而ofo运营人员对此持默许甚至鼓励的态度。
该报道指出,一位刷单用户的ofo账户显示9月27日累计用车20次,而当日真正的骑车动作只有1次,“其他都是在原地用手机解锁再还车”。
刷单行为肆起?
“小黄车开锁之后即使原地不动也会扣钱,所以存在刷单的可能”,不少用户反应称。
不少学生用户称,因为小黄车是根据手机定位收钱,如果想长距离骑行的话,解锁后可以先骑一段很短的距离,80秒的强制骑行时间之后,就可以点击结束,完成支付,然后关闭付费程序继续骑车。“只要手机不定位,你的密码没复位,就可以随便骑。”

据悉,小黄车目前采用的仍然是机械锁,和用钥匙打开的机械锁稍有不同的是,小黄车的机械锁需要用密码打开。在小黄车锁的旁边有个密码键盘,输入密码,按下开锁按钮后,锁就打开了。骑行结束付完款后,可以自己将车锁锁住,同时密码复位,这样小黄车就又恢复原始状态,等待下一个人解码骑车了。
但问题是,密码复位和锁车目前还都全凭学生自觉,虽然在选择付款时,手机界面会提示锁车、密码复位,但如果有的学生忘了或者根本就不想锁,也并没有相应的约束措施来限制这一行为。而如果在手机上结束计费,又没有把密码复位重新锁住,这时候使用者就可以继续免费骑行了。
而在知乎一篇题为《如何看待校园ofo小黄车的各种Bug?》的帖子中,甚至有人揣测,ofo是为了导入流量和培养用户习惯而故意忽视各种bug,因为这些bug在校园里早就不是秘密。
共享单车大战打响
就在ofo发布抽奖活动时,本月26日滴滴出行宣布数千万美元战略投资共享单车平台ofo。
据公开资料显示,在获得滴滴的战略投资前,ofo已经于2015年底完成了唯猎资本和东方弘道的900万元Pre-A轮融资,并于2016年1月完成了由金沙江创投领投、东方弘道跟投的A轮融资。2016年4月,ofo获得真格基金、天使投资人王刚等联合注资的A+轮融资。2016年9月2日,ofo宣布获得由经纬中国领投,金沙江、唯猎资本跟投的数千万美元B轮融资。再之后,就是滴滴的高调入围。
滴滴方面表示,滴滴出行与ofo将在技术、大数据、运营、移动生态体验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这些深度层面的合作还没见影儿,但从抽奖、红包等措施看,资金上的支持已然开始显现。
显而易见的是,比起短期的现金补贴,完善的规则才能保证一家企业获得长久发展。刷单披露后,无论是高校学生还是网上的声音,更多用户仍希望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的小黄车能及时提升技术,完善相应的软硬件设备以堵住漏洞,而不是继续寄望于高素质的使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