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猜成语小游戏挺火爆的,微信猜猜看小游戏热度还没下去,许多玩家又转去玩成语玩命猜了。小编试玩了一下确实难度不少,那么成语玩命猜第56关答案是什么,一起来看看吧。
成语玩命猜第56-1答案 :

狗尾续貂 GWXD
拼音:gǒu wěi xù diāo
近义词:佛头着粪反义词:
用法:主谓式;作主语、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解释:比喻拿不好的东西补接在好的东西后面,前后两部分非常不相称。
出处:宋·孙光宪《北梦琐言》第18卷:“乱离以来,官爵过滥,封王作辅,狗尾续貂。”
成语故事:
狗尾续貂
貂是一种珍贵的动物,古代常用貂尾来装饰重要大臣的帽子.这个典故出自《晋书•赵王伦传》赵王司马伦是晋宣帝司马懿 的第九子。晋惠帝上台以后,他更与大臣孙秀合谋,赶跑惠帝,自己当了皇帝。接着司马伦便于工作滥施赏赐,对曾为他篡权出力的人一律加官封爵,一时间出现了“每朝会,貂蝉盈庭的局面。后来封的大官实在是太多了,貂尾不够用,只得用狗尾巴来代替,这就是狗尾续貂的本意。比喻不相称的东西混在一起。后来也用作自谦之辞,指以自己很不像样的东西接续好的东西。
成语玩命猜第56-2答案 :

隔靴搔痒 GXSY
拼音:gé xuē sāo yǎng
近义词:不得要领、劳而无功反义词:鞭辟入里、一语破的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解释:搔:抓。隔着靴子搔痒痒。比喻说话作文不中肯,不贴切,没有抓住要点。或做事没有抓住关键。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康山契稳禅师》:“曰:‘恁么则识性无根去也?’师曰:‘隔靴搔痒。’”
例子:批语家也必须深入生活,否则,~的事情,总是难免的吧!(秦牧《鲜荔枝和干荔枝》)
成语玩命猜第56-3答案 :

狐假虎威 HJHW
拼音:hú jiǎ hǔ wēi
近义词:仗势欺人、狗仗人势反义词:独步天下、独擅胜场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解释:假:借。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一》:“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例子:果然府中来借,怎好不借?只怕被别人~的诓的去,这个却保不得他。(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谜语:风顺腋臭浓
成语故事:
战国时代,当楚国最强盛的时候,楚宣王曾为了当时北方各国,都惧怕他的手下大将昭
奚恤,而感到奇怪。因此他便问朝中大臣,这究竟是为什么。
当时,有一位名叫江乙的大臣,便向他叙述了下面这段故事:
“从前在某个山洞中有一只老虎,因为肚子饿了,便跑到外面寻觅食物。当他走到一片
茂密的森林时,忽然看到前面有只狐狸正在散步。他觉得这正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于
是,便一跃身扑过去,毫不费力的将他擒过来。
可是当它张开嘴巴,正准备把那只狐狸吃进肚子里的时候,狡黠的狐狸突然说话了:
‘哼!你不要以为自己是百兽之王,便敢将我吞食掉;你要知道,天地已经命令我为王中之
王,无论谁吃了我,都将遭到天地极严厉的制裁与惩罚。’老虎听了狐狸的话,半信半疑,
可是,当它斜过头去,看到狐狸那副傲慢镇定的样子,心里不觉一惊。原先那股嚣张的气焰
和盛气凌人的态势,竟不知何时已经消失了大半。虽然如此,他心中仍然在想:我因为是百
兽之王,所以天底下任何野兽见了我都会害怕。而他,竟然是奉天帝之命来统治我们的!
这时,狐狸见老虎迟疑着不敢吃它,知道他对自己的那一番说词已经有几分相信了,于
是便更加神气十足的挺起胸膛,然后指着老虎的鼻子说:‘怎么,难道你不相信我说的话
吗?那么你现在就跟我来,走在我后面,看看所有野兽见了我,是不是都吓的魂不附体,抱
头鼠窜。’老虎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便照着去做了。
于是,狐狸就大模大样的在前面开路,而老虎则小心翼翼的在后面跟着。他们走没多
久,就隐约看见森林的深处,有许多小动物正在那儿争相觅食,但是当它们发现走在狐狸后
面的老虎时,不禁大惊失色,狂奔四散。
这时,狐狸很得意的掉过头去看看老虎。老虎目睹这种情形,不禁也有一些心惊胆战,
但他并不知到野兽怕的是自己,而以为他们真是怕狐狸呢!
狡狐之计是得逞了,可是他的威势完全是因为假借老虎,才能平着一时有利的形势去威
胁群兽而那可怜的老虎被人愚弄了,自己还不自知呢!
因此,北方人民之所以畏惧昭奚恤,完全是因为大王的兵全掌握在他的手里,那也就是
说,他们畏惧的其实是大王的权势呀!”
从上面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知道,凡是藉着权威的势力欺压别人,或藉着职务上的权力
作威作福的,都可以用“狐假虎威”来形容。
成语玩命猜第56-4答案 :

抛砖引玉 PZYY
拼音:pāo zhuān yǐn yù
近义词:引玉之砖、一得之见反义词: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分句;用于谦词
解释: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时有一僧便出,礼拜,师曰:‘比来抛砖引玉,却引得个坠子。’”
例子:刚才婢子费了唇舌,说了许多书名,原是~,以为借此长长见识,不意竟是如此!(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八回)
谜语:国
成语故事:
赵嘏(gǔ)和常建都是唐代诗人,常建很佩服赵嘏的诗。
有一次,赵嘏到苏州去游览。常建正好在苏州,他想:“这是个好机会,一定要让赵嘏留下几句好诗来!”但是用什么方法呢?他想:灵岩寺是苏州的一大名胜,赵嘏既到苏州,必然要去岩寺,如果自己预先在寺中写下一句半首,说不定会引起赵嘏的诗兴。 于是,常建就在灵岩寺的墙上写了两句诗。
果然,赵嘏来到灵岩寺,看到墙上的诗只有两句,便提笔在后面添上两句,成了完整的一首。常建的计策获得了成功。
有人说,常建的这个方法,真可谓“抛砖引玉”了。
“抛砖引玉”比喻用自己粗浅的见解来引出别人的高论,是一种表示自谦的说法。
(出自《历代诗话》)